亚洲va成精品在线播放人|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|无码视频乱在线观看

<rt id="1ymvy"></rt>
    1. <rt id="1ymvy"><del id="1ymvy"><bdo id="1ymvy"></bdo></del></rt>

        <noscript id="1ymvy"><th id="1ymvy"><button id="1ymvy"></button></th></noscript><rt id="1ymvy"><del id="1ymvy"></del></rt>

        本站QQ群:19036666
        網(wǎng)上景區(qū) 手機 微信

         

        讀書論世:尺度與造園

         

        [ 編輯:tangtang | 時間:2016-10-20 09:56:24 | 推薦:曲阜優(yōu)秀商家展示 | 來源: | 作者: ]

          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、園林、繪畫(尤其是山水繪畫),其中一個共通的主題就是“尺度”。關于“尺度”,最經(jīng)典的表述是《浮生六記》里通過主人公說出來的八個字——小中見大,大中見小。這其實是造園最基本的道理。

          這個“見”字,一般會被理解為眼睛看。但實際上,“尺度”在中國的意識里除了視覺,還有衡量的意思。眼睛實際上像手一樣,看到了就已經(jīng)摸到了,體會到它的大小、軟硬、粗糙、平滑、深淺等等,這個過程有意識的投射在里面。這稱之為“見”。

          這樣一個“人在世界中存在”的意識,就產(chǎn)生了典型的小大之間的考慮。這不是簡單的關于一個東西的大小,而是關于大小的故事或者說敘事。所以小中見大、大中見小,是“尺度”和“尺度”的故事。

          關于尺度,很多人簡單理解為數(shù)字,實際上中國人討論的尺度是“尺度”之間的糾纏。大的和小的在一起,大的變成小的,小的變成大的,小里面有大,大里面有小,是一種辯證關系。有句話說,“寫文章無非就是既要有大結(jié)構(gòu),又要有小細節(jié)”。同樣的,最好的尺度就是“以小見大”。人是小的,從你可以感受到的東西開始,去測度所有東西。

          比如,造一個園林。人造的小花園怎么仿自然呢?用一塊3米高的石頭仿泰山,怎么仿?中國人做園林,是一種類似于寫詩的方法:通過某種手段,讓人恍惚覺得這個東西真的有一千米多高,把這個意識和感覺傳遞給你。這是一個幻術,但你要“進來”,才能感受到。這是中國園林最好的地方。按道理,幻術是不可以拆穿的,中國的園林卻是自己把自己的西洋景拆穿。

          蘇州拙政園里“鴛鴦館”的旁邊,有一座孤立的假山。這個假山的抽象體積大概是3米×3米×3米,有三條互不穿插的道路通到頂端,底下還有個洞。像是某種關于哲學、智力、詩歌的混合玩具,大家從一條道上去,再從另一條道下去,循環(huán)往復,其樂無窮。你不停地折騰,但每一次的經(jīng)驗不同,每一條道路有著細微的差別,轉(zhuǎn)了幾遍之后你會意識到,它幾乎就是這世界的縮影。你意識到這一點,這個小玩具就和宇宙一樣大了。這就是中國人關于小和大的討論。

          蘇州園林有很多類似的啟示,那些園子建造在人口很多、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里,需要的空間并不奢侈。在蘇州很多的老住宅里,偶爾一角,種一棵樹,擺兩塊石頭,用很簡樸的手法,滲透到整個城市的各種建筑當中。你能看到,文化的實現(xiàn),有時候并不需要很大很奢侈的空間。

          “以小見大”是以個人性情作為出發(fā)點的一種審美。而現(xiàn)在城市里的超級建筑,體現(xiàn)的是關于權利和財富的意識。從某種意義上看,這是中國文化的循環(huán)或者說是倒退。中國人這類關于小和大的討論是從魏晉開始的。在那之前,秦漢都以權力、財富為核心。那個時代,中國人建造了很多巨大的建筑,造一個閣,動不動就修60丈、100丈。你可以想象,京城里高層建筑林立,而且全是木作的高層建筑,有著巨大的尺度。有一句詩,“蜀山兀,阿房出”,你可以看到那種狂熱的建造熱情。那是權力和財富的高峰,但不是文化的高峰。

          其實,不單是公共建筑,人們對個人住宅的空間要求也越來越奢侈。日本也經(jīng)歷過類似的階段,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度發(fā)展時期,新房子都要有兩百平方米以上,達不到就不標準。經(jīng)歷過一次石油危機之后,大家的意識就變了,意識到人不可以這么過分、奢侈。正如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所說,人會開始對自己有一種道德上的自律,對物欲有自律。

          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?我經(jīng)常用何陋軒作比喻。何陋軒本身很小,一兩百平方米。馮先生作了一個可以做幾千平方米屋頂?shù)慕Y(jié)構(gòu),最終卻是一個小小的建筑。你可以看到老先生這種大小之間的收放自如。另外是倪瓚的《容膝齋圖》(右上圖),體現(xiàn)了一種相對的大小——實際上,人占據(jù)的空間可以很小很小。我曾經(jīng)自己設計過一個太湖房,落地面積就是6米×6米,三層,一百平方米,這就是足夠一家人的結(jié)構(gòu),又帶點中國文化的影子和文人格調(diào)。

          建造一個世界,首先取決于人對這個世界的態(tài)度。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人的建筑學里,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。文化并非天然就在那兒,文化是極脆弱的,需要一代一代人反復努力,培養(yǎng)、呵護再傳承。文人風骨不絕,造園一事應尚可為。

        】 【打印繁體】 【投稿】 【關閉】【評論】 【返回頂部
        [上一篇]歷經(jīng)千年 弦歌不絕——湖南大學岳.. [下一篇]盡物性,贊天地之化育——傳統(tǒng)身..
        評論
        稱呼:
        驗 證 碼:
        內(nèi)容:
        相關欄目
        熱門文章
        最新文章
        推薦文章

        關于我們 |  免責聲明 |  權利聲明 |  招聘信息 |  企業(yè)資質(zhì) |  友情單位 |  聯(lián)系我們 |  加入收藏
        Copyright (C) 1999-2023 www.qufush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(wǎng)絡實名:曲阜信息港
        歡迎廣大用戶投訴舉報違法不良信息,舉報信箱:qufuceo@163.com QQ:858889866 魯ICP備07022795號-5